本文作者:819848

汇丰完成对花旗中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收购

819848 06-15 56
汇丰完成对花旗中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收购摘要: 6月11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中国”)宣布,已完成对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花旗中国”)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收购。随着交易完成,汇丰中国已承接花旗...
微信号:19835369359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6月11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中国”)宣布,已完成对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花旗中国”)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收购。随着交易完成,汇丰中国已承接花旗在中国11个主要城市的个人财富管理客户及相关资产。同时,超300位原花旗相关员工也已正式加入汇丰中国。
同日,花旗中国也证实该消息。该银行称,花旗中国在中国内地的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不受此次交易影响。花旗中国将继续支持中国的企业和机构客户,在中国本地、亚太乃至全球市场为其提供银行服务。
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汇丰中国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并立足长远持续加大投资。近年来,汇丰中国对中国内地的投入已达数十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聚焦于高速发展的财富管理领域。
花旗中国总裁、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陆烜表示,该行会更加专注于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通过花旗全球的网络服务客户,支持他们的跨境金融需求。
截至2023年8月,花旗中国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总额约达36亿美元,涉及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和相关理财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汇丰中国收购花旗中国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背后是两家银行战略调整的交汇。对汇丰中国而言,中国客户及市场占其总营收和利润的比重与日俱增,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被视作汇丰集团的增长点和业务多元化的方式。对花旗中国而言,剥离其利润微薄的个人银行业务,有利于帮助其专注较为擅长的对公业务及跨境业务。
汇丰加码中国财富管理业务
汇丰中国对花旗中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收购始于2023年10月。汇丰中国称,本次收购完成后,该行可以进一步巩固在外资银行财富管理赛道的竞争优势。同时,继续全方位发挥跨境金融服务专长,支持海内外客户把握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机遇。
近年来,汇丰中国持续投入中国内地市场,加大财富管理业务布局,涵盖银行端的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服务、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及金融科技等领域。
2023年4月,汇丰中国在中国内地市场正式启动“大财富管理矩阵”策略,系外资金融机构首次加入大财富管理赛道。同时,汇丰中国的私人银行服务已拓展至中国内地六个主要城市。与此同时,汇丰中国持续优化服务网络布局。2024年1月,其首家新一代财富管理旗舰网点在上海正式开业。
在银行端之外,汇丰中国在中国内地的其他财富管理业务也正稳步推进。2023年,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为内地首家获保险经纪和基金销售双牌照的财富管理机构。
汇丰中国还表示,将加大相关人才部署,预计到2024年底,其“大财富管理”矩阵下的员工总数将达约6000人。
在汇丰集团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全球行政总裁马励涛看来,中国市场是该集团在亚洲地区成为领先财富管理机构的关键所在。
“在汇丰中国财富管理业务保持增长势头的基础上,本次收购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并将支持我们继续协助客户优化资产配置,提升长期投资回报。”他说道。
2023年,汇丰集团在中国内地的财富管理投资资产同比增长53%,财富管理客户总数同比增长超30%。2024年一季度,该集团在亚洲市场的新增投资资产净值同比增长33%至19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市场同期新增投资资产净值同比近乎翻番。
另据汇丰集团预计,到2025年,中国家庭的可投资资产预计将突破300万亿元,大约相当于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倍。
该观点与多个第三方机构不谋而合。《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13.8万户家庭资产超1亿元。其中,截至2022年1月1日,中国拥有千万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11万户,同比上升1.3%;拥有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8.2万户,同比上升3.7%。
花旗收缩全球个人银行业务
花旗中国表示,逐步关停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业务,是花旗全球战略转型的一部分。
2021年4月,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范洁恩(Jane Fraser)表示,该行将退出包括全球十余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这些市场大部分在亚洲,包括中国内地。其退出原因在于,花旗集团缺乏在这些市场竞争的规模。
自花旗集团宣布退出亚洲、欧洲、中东和墨西哥的全球14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以来,目前已完成了在澳大利亚、巴林、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泰国和越南9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出售。
花旗集团也将关闭其在韩国的个人银行业务,还将全面结束其在俄罗斯的业务。同时,该集团还宣布将寻求其在墨西哥的个人银行、小型企业和中型市场业务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并重启在波兰的个人银行出售计划。
截至目前,花旗中国与富邦华一银行达成协议,将于2024年稍晚时就中国内地的个人信用卡业务及无担保贷款相关资产进行转让。
在业内人士看来,花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之所以关停对私业务,是因为其成本相对较高,收益却较为微薄。相较而言,花旗集团来自机构业务的占比却逐年增多。银行开展对私业务,便需要设分行网点,或在信用卡业务上投放营销预算。
不仅如此,在中国内地,花旗中国的规模也难以与中资银行,以及其他几家规模较大的外资银行抗衡,这些银行都拥有更多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分支机构。
尽管要退出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业务,但花旗集团在亚洲的大部分增长依然来自中国。
花旗中国表示,该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不受此次交易影响。花旗中国将继续支持其企业和机构客户,在中国本地、亚太乃至全球市场为他们提供银行服务。
2024年上半年,可转债市场发行量激增。通过发行可转债,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花旗集团等金融机构协助中国科技巨头筹集总9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花旗集团协助阿里巴巴定价50亿美元可转债,及看涨价差期权和同步股票回购。
同时,花旗集团还作为联想集团的财务顾问,协助联想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旗下的Alat埃耐特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债券认购协议。{内容随机加粗}{/内容随机加粗}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819848本文地址:http://chinagrace.com.cn/post/17639.html发布于 06-1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标债固收网